上海發布三年行動計劃,提高集聚度,打造直播經濟高地
發力直播電商,目標6000億元
道道網訊 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直播經濟高地,上海排定時間表:到2026年,上海直播電商零售額力爭達到6000億元;形成10個全國領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頭部直播平臺,培育一批規模大、帶動作用強、國內有影響力的主播服務機構(以下簡稱MCN機構);打造一批國內知名的各類直播活動IP品牌,梳理并發布100個特色直播場景。
這是9月2日正式公布的《上海市推動直播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所擘畫的藍圖。
加快主體培育
2023年,上海市直播零售額為4371億元,占全國直播零售額的10.7%,省市排名第三,城市排名第一;2022年上海網絡視聽市場規模位居全國第三;頭部直播平臺集聚,全國頭部直播平臺中有嗶哩嗶哩、小紅書、拼多多、喜馬拉雅4個在上海;上海品牌直播發展迅速,一批有特色的MCN機構創作和傳播了大量優質內容……正在大步邁向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國際數字之都、國際文化大都市的上海,發展直播經濟優勢較為明顯。
然而,相關調研也顯示,上海直播經濟發展存在集聚度不夠、人才引育機制不完善、商務成本偏高、MCN機構發展不充分等難點和痛點,亟需破題。
上海直播電商聯盟秘書長曹原豪認為,《行動計劃》立足上海優勢,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在加快主體培育、優化產業生態、加強要素保障、支持直播經濟走出去等方面都有針對性的舉措,為上海直播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讓“上海貨”聲量大起來
直播經濟產業生態主要包括品牌商、直播平臺、MCN機構及主播四個環節。直播經濟行穩致遠,生態鏈的任何一方都不能“掉鏈子”。
調研中發現,各大直播平臺存在“上海本地好貨較為難找”的情況。為了讓“上海貨”聲量大起來,《行動計劃》提出,以直播帶動產業,鼓勵直播平臺深度嵌入本市工業企業產業鏈供應鏈。鼓勵制造業企業通過直播促進原創設計和品牌建設,打造“上海時尚出品”品牌與創新產品。推動直播平臺、MCN機構與本地特色產業、產品的供需對接。同時,鼓勵涉農區開展電商示范村建設,通過直播拓展特色農產品銷路等。
“用直播經濟這一新質生產力來賦能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是此次《行動計劃》的最大亮點,也是上海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直播經濟高地的題中之義?!睆偷┐髮W教授、商務部消費大數據實驗室主任、消費市場大數據實驗室(上海)主任張伊娜說。
在直播平臺、MCN機構以及直播基地等直播經濟產業鏈的其他維度,《行動計劃》也給出方案。如,擬成立上海國際MCN發展與服務聯盟,做好信息、認證、政務服務。又如,聚焦直播經濟產業鏈,支持長寧區、楊浦區、松江區、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結合時尚創意產業、平臺集聚、品牌產銷融合等產業優勢,打造各具特色的直播經濟集聚區。
此外,針對直播平臺和MCN機構進一步賦能跨境電商、開展國際合作交流的呼聲,《行動計劃》明確,鼓勵有實力的直播平臺拓展海外市場,擴大國際影響力,還提出要依托虹橋海外發展服務中心,提供相關政策咨詢、投資促進、金融財稅、風險防范、爭議解決等服務,從而更好服務直播經濟走出去。
暢通人才引育
直播經濟風口下,專業化、高素質的行業人才成為最緊缺的資源痛點?!缎袆佑媱潯分睋簟爸辈ト瞬耪J定標準還不夠清晰”“直播人才納入緊缺人才目錄”“直播人才培訓激勵”等行業呼聲很高的問題,提出將積極推薦直播企業納入上海人才引進重點機構目錄;鼓勵各區根據直播人才對區域發展的貢獻,在特殊人才引進方面給予政策傾斜;支持直播經濟從業人員申請保障性租賃住房;鼓勵符合條件的從業人員個體繳存住房公積金并享受相關公積金使用政策等。
在鼓勵跨境電商企業依法合規開展直播業務方面,《行動計劃》提出,如確需聘請的外籍直播人才,由行業主管部門研究評估推薦后,可作為“外籍高精尖缺人才”給予辦理工作許可。
今年5月24日,人社部發布公示,擬增加網絡主播等19個新職業和直播招聘師等29個新工種。這意味著直播領域新職業作為就業蓄水池,孕育新的就業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