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略圖
列表
當前頁:首頁
政策

祿豐市市場監管局:多舉措打擊傳銷規范直銷
近期,為嚴密防范和打擊傳銷活動,全力營造“打傳銷、反欺詐、促和諧”的社會氛圍,祿豐市市場監管局按照省、州市場監管局的工作部署要求,完善工作制度、健全組織網絡、加強組織領導、堅持懲防并舉,取得良好效果。

5大啟示!廣東 “新春第一會” 劃重點,直銷企業如何搶占大健康產業高地?
2月5日,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廣州召開,這是廣東連續三年以“新春第一會”吹響高質量發展的號角。本次大會聚焦“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明確提出“以創新重塑產業生態,促進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新興產業‘小苗變大樹’、未來產業‘種子快開花’”。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直銷行業如何在這場變革中找準定位?結合大會精神與行業動向,以下是道道輿情為梳理的五大發展提示:

寧德公布2025年第一批反不正當競爭和打擊傳銷規范直銷“守護”行動典型案例
近年來,全市市場監管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優化營商環境、加快建設統一大市場為依托,持續開展反不正當競爭和打擊傳銷規范直銷“守護”專項執法行動,重點查處了一批不正當競爭和打擊傳銷規范直銷案件,現選編6個示范性強的典型案例予以公布。

特醫食品注冊審評優化措施發布,指南來了
市場監管總局近日發布《特殊醫學用途全營養配方食品注冊指南》,總結梳理了特殊醫學用途全營養配方食品的科學認知、注冊實踐、產品研發及生產實際等內容,從產品配方及其設計依據材料、生產工藝材料、穩定性研究材料、研發能力和生產能力材料、產品標簽說明書樣稿要求以及現場核查和抽樣檢驗的情形6方面進行優化。

云南:2025年持續開展打擊傳銷與規范直銷專項執法
2024年,云南省市場監管局組織開展全省價格監督檢查和反不正當競爭守護行動,強化價格收費監管、反不正當競爭和規范直銷打擊傳銷執法,積極助力經濟回升向好,維護社會穩定。全省去年共檢查涉企收費主體2595家(次),立案78起,退還違規收費、為企業減負總金額1.156億元;全省共檢查民生領域經營主體(單位)5.7萬家(次),立案273件。

查處64宗傳銷案,數字化監管直銷行業,廣東2024規直打傳成績單揭曉
1月8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在廣州舉辦廣東省市場監管部門價格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大講堂活動。活動現場,廣東市場監管系統基層一線執法人員講解了12個價格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典型案例,以案說法、以案釋法。省法院、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的專家學者對典型案例從案件調查取證、定性處罰、社會影響等方面進行了點評。廣州、深圳、湛江、肇慶市市場監管局分別匯報了價格監督檢查與反不正當競爭工作情況。

司法部:進一步規范涉企執法、監管行為 確保企業檢查既不“缺位”也不“越位”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今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由司法部介紹有關情況。

規范直銷產品市場秩序 鄂托克旗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直銷產品專項檢查行動
為進一步深化直銷行業監管,確保直銷市場的規范運營與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近日,鄂托克旗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直銷產品價格秩序開展專項檢查。通過精準聚焦與多措并舉的方式,全面規范直銷企業的價格行為,推動直銷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

持續深化市場秩序有效治理 高質效執法護航經濟高質量發展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推進守護行動走深走實
2024年,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市場監管工作會議精神,聚焦“守秩序、守穩定、護民生、護發展”,扎實推進守護行動,深入開展反不正當競爭專項執法、打擊傳銷與直銷企業涉傳行為專項執法、民生領域價格監督檢查、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持續深化市場秩序有效治理,以高質效執法護航經濟高質量發展。1—11月份,上海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共立案1584件,責令退費、引導退費0.7億元。

市場監管劃重點任務 提及直銷企業掛靠行為
12月18日,房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房縣2024年價格監督檢查和反不正當競爭守護行動方案》,方案表示,為貫徹落實省、市、縣市場監管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強化價格收費監管、反不正當競爭、打擊傳銷和規范直銷執法,鞏固和增強我縣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按照縣局統一部署,制定本方案。

廣東牽頭!八省藥品監管局正式開展省域間化妝品監管協作
12月17日,第二屆“廣州國際美妝周”開幕儀式上,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牽頭,與天津、黑龍江、山東、海南、四川、云南、新疆等?。ㄊ?、區)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廣州共同簽署《省域間化妝品監管協作框架協議》。

湖北出臺18條措施加快數字人才培育 支撐數字經濟發展
近日,湖北省人社廳聯合省委組織部、省總工會、省教育廳、省經信廳、省數據局等10部門印發《湖北省加快數字人才培育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聚焦強化數字人才培養供給和加大數字人才培育平臺建設、發展機制建設、組織保障體系建設等方面,出臺18條具體措施,打造數字人才培育“組合拳”,助力形成新質生產力,更好地支撐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